让世界看到我们很棒!青岛现有残疾人41.66万名,持证残疾人20.95万名-凯发k8官方旗舰厅

2023-04-27 10:05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8896)

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笑笑 通讯员  迟文武

“青岛的残疾人福祉非常好,很多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实地考察青岛市残疾人生活情况后,康复国际前主席让·曼斯拉肯给出了这样的评语。2021年,现任康复国际主席、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来青岛调研残疾人工作,对青岛市的残疾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尤其对青岛努力建设康复大学,积极创新残疾人康复服务模式,加快培养康复人才等工作大加赞扬。

近年来,青岛市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残疾人工作作出的“格外关心、格外关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将残疾人事业全面纳入发展规划大局,密织民生保障网络,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丰富就业服务形式,不断提高残疾人的生活品质,持续改善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环境,残疾人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残疾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

强竞技 在欢呼声中创造历史

“赢了!铜牌是我们的!”2022年3月12日晚,在国家体育馆的北京冬残奥会冰球铜牌争夺战冰场上,中国残奥冰球队队员申翼风一骑绝尘,在比赛还剩11秒时打进一球,将比分最终定格在4:0。比赛结束,全场沸腾,中国残奥冰球队队员们将球杆掷向天空,紧紧拥抱在一起,队员们喜极而泣的镜头随着电视直播也感动了无数人。

3月14日,国际冰球联盟(iihf)在凯发k8官方旗舰厅官网上盛赞中国残奥冰球队,“中国残奥冰球队首次参加冬残奥会便在小组赛中战胜了捷克、意大利和斯洛伐克,三场比赛中收获18枚进球,最后更是在铜牌争夺赛中以4-0的绝对优势击败上届铜牌卫冕队伍一举斩获铜牌,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创造了历史。”

2022年4月8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约3000名为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作出贡献的各界代表,齐聚在这座光荣的殿堂,共同参加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

2017年,中国残联、山东省残联和青岛市人民政府共同组建中国残奥冰球队,任务就是拿到冬残奥会“入场券”,完成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全面参赛的目标。五年时间,从“查无此人”到奥运铜牌得主,是残奥冰球队员们的风雨无阻,更是青岛这座城市的不遗余力——从整合资源、顶格推进各项备战工作,到为中国残奥冰球队在境内外集训、服务保障和比赛等方面,青岛都全力以赴。2015年,我国首次举办残奥冰球训练营;2017年,首支国家级的集训队正式成立;2018年首次参加残奥冰球世界锦标赛(c组);2021年晋级a组,同时获得北京冬残奥会参赛权;2022年,在北京冬残奥会上摘得铜牌。

2022年3月14日,北京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在致青岛市委、市政府的感谢信中写道:“2017年起,在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青岛市残联主动担当作为,协调各方,圆满完成国家残奥冰球队组建、备战训练保障服务任务。所有这些,为代表团取得优异成绩作出了突出贡献。”

冰雪赛场之外,青岛也在拓展参赛项目、扩大参与面,不断为青岛残疾人运动员创造更大更宽广的舞台,让青岛残疾人竞技体育事业在各个赛场和领域全面开花。

2021年10月在陕西西安举行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八届特奥会上,青岛承担着山东15个项目的集训任务,而青岛籍运动员更是取得了42.5金、22.5银、29铜共94枚奖牌的战绩。在青岛集训的项目,斩获了48.5金、29.5银、33铜共111枚奖牌,金牌总数占山东省的62%,为历史最多,其中7人次创造了新的全国纪录,完美诠释了青岛市残疾人体育事业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涵。

不仅如此,在越来越宽广的残疾人竞技体育赛事的世界级舞台上,也有越来越多的青岛运动员凭借精彩表现赢得荣耀与掌声。2017年聋奥会,辛顺获得了田径标枪项目金牌,王哲获得乒乓球团体金牌;2019年残疾人跆拳道世锦赛、美国残奥跆拳道锦标赛、春川残奥跆拳道锦标赛,李羽洁均获得女子k44级-58公斤级金牌;2019年残疾人自行车世锦赛,吴国庆获得团体竞速金牌;2019年世界羽联残疾人羽毛球土耳其公开赛(2020东京残奥会积分赛),张晶和徐婷获得女子双打冠军;2020年残疾人自行车场地世锦赛,吴国庆获得金牌并打破了英国队保持的世界纪录;2020年巴西羽毛球锦标赛(东京残奥会积分赛),张晶获得单打金牌……

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青岛残疾人运动员先后夺得全国大赛金牌100余枚,在残奥会等国际重大赛事上斩获世界冠军15个,洲际冠军4个。2020年东京残奥会上,青岛派出7名运动员角逐6大项比赛,并最终斩获2银1铜,是历届残奥会中参赛人数和参赛项目数量最多的一次,居山东省首位。2022年山东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青岛代表队勇夺172.5枚金牌、83银牌、53铜牌,实现了青岛作为非主办城市夺得金牌榜、奖牌榜、总分榜三个第一,完成竞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继续保持青岛市残疾人竞技体育在全省的“龙头”地位。

赛场外,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享受到了体育运动带来的精彩。在城阳区星空智程康复中心,残疾学生广泛参与学校组织的啦啦操、旱地冰壶等运动项目,菁菁校园更添欢笑与活力。此外,“残疾人冰雪运动季”活动不仅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了解残疾人冰雪运动,也让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朋友参与到冰雪运动项目中来……

“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推动残疾人勇敢走出家门,满足兴趣爱好,增加社会交往,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社会公众也可以通过残疾人在体育活动中的参与和展示,更加充分了解这个群体。”市残联相关负责人表示。

保民生 编密织牢“兜底保障网”

残疾人体育走向世界的背后,反映出青岛市残疾人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折射社会温度与幸福度的镜子,是残疾人生活环境的持续向好:

残疾人证实现“跨省通办”,在青岛外地户籍残疾人可以就近办证换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提标扩面,减轻了残疾人家庭的经济负担;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进一步提高,残疾人保障制度日趋完善……

“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重要体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残疾人事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听取残疾人工作汇报,定期走访慰问残疾人,及时研究解决残疾人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市人大和市政协组织开展多次调研视察,有力推动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落实落地。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将残疾人工作纳入部门职责,齐抓共管、通力协作,形成做好残疾人工作、保障残疾人权益整体合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参与、残联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残疾人工作体制优势进一步强化。

把做好残疾人工作写入市党代会工作报告和市政府工作报告,纳入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相继出台《青岛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青岛市残疾人教育救助和奖励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完善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通知》《青岛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等制度文件,为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把残疾人事业专项经费列入市级预算,2019—2022年投入17亿多元,实现了所有兜底保障类项目应保尽保。

一组组数据见证青岛市残疾人事业长足发展:在全省率先出台农村非低保残疾人家庭生活用水气暖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共惠及残疾人家庭10万余人,推动农村残疾人生存状况得到显著改善。提升民生保障水平,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动“两项补贴”资格认定申请“跨省通办”,共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14.8万人次、约5.4亿元,护理补贴35.5万人次、约7.2亿元,牢牢兜住“两不愁三保障”底线。织密民生保障网,落实残疾人参加居民基本养老和医疗保险补贴、个体户养老和医疗保险补贴、意外伤害保险、医疗救助等惠残政策,政策受益达61万余人次,推动民生保障基础持续巩固。

强服务 打造助力腾飞“隐形翅膀”

对于视障人士来说,独立出行乘车是一种挑战。最主要的障碍在于不知道站点的具体位置,不知道哪一路公交车进站了,不知道自己要乘坐的公交车停靠在哪个具体位置。“如果一个人出行,在公交车站,想坐哪路车,来的车是不是我想坐的,需要不停地问路人。但是被问的这个人的车一来,他上车走了,我还要接着重新问别人,非常不方便。”2019年青岛市市办实事为4000辆公交车安装 “叨叨巴士”公交导盲系统,视障人群出行从此不再困难。

总有一种关爱,如阳光般温暖;总有一种力量,助你翱翔蓝天。只有大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才能为残疾人插上更加自信、自立、自强的“隐形的翅膀”。

近年来,青岛市不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助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制定出台青岛市“十四五”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方案、青岛市无障碍环境建设“十四五”实施方案等政策,优化无障碍环境建设举措,打造“有爱无碍”城市建设品牌。在全省率先推行公交导盲“叨叨巴士”系统,覆盖全市227条公交线路、3651个公交站点,极大方便了残疾人出行。创新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投入资金约2200万元,累计惠及残疾人家庭5300户,极大改善残疾人居家生活环境。

残疾风险综合防控体系基本建立。制定出台青岛市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22—2025年),高标准完成省级残疾综合预防试验区创建,构建起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残疾预防三级防控体系。——康复服务精准实施。累计为残疾人适配辅助器具11860件,为残疾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36万人次,残疾儿童康复从0-15周岁扩展到18周岁以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11200余人,为499名重度聋儿实施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手术和康复救助。——托养服务广泛覆盖。全市共建成各类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75家,通过“机构安养、社区托管、居家照料”的服务模式,托养残疾人5700余名。71处“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采用“平台 服务”的形式,为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康复训练等一体化服务9000余人次,“如康家园”镇街覆盖率达到81.6%,实现了“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

促就业 闯出“共富新路径”

就业是残疾人改善生活的重要条件,也是他们全面参与社会活动、成就自我理想与尊严的关键。广大残疾人不仅渴望融入社会、展现自我,更希望过上和健全人一样幸福的生活。但作为弱势群体,他们不得不面对就业难度大的现实问题。

爱佳(化名)是听力残疾,也是动漫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她勤奋好学,熟练掌握了动画设计专业课程。临近毕业时爱佳面临就业问题,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她的需求后,第一时间按照大学生就业帮扶政策,通过求职需求调研、个人简历推荐、就业岗位匹配和就业政策宣讲等形式为她提供帮助,同时认为她的特长很适合在岛城某动漫游戏上市公司岗位,便向用人单位积极推荐,最后被成功录取。

解决好残疾人群体的就业,关系到残疾人及他们家庭生活的幸福指数。近年来,青岛市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把就业作为残疾人平等发展、融入社会的重要途径,高密度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就业创业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推进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的实施意见》《关于做好“十四五”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带头安排残疾人就业工作的通知》《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青岛市促进残疾人就业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残疾人就业创业系列政策文件,以这些文件为抓手,纲举目张,全面推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在做好残疾人兜底保障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完善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政策,为就业最困难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实现高质量就业提供了政策性扶持措施。运用残疾人就业大数据,通过就业失业管理系统,全面掌握青岛市残疾人就业状况,逐步实现就业服务精准化、专业化、高效化。通过职业技术培训、技能大赛等方式,不断提高残疾人职业技能水平。通过动态化管理残疾人就业和职业培训系统,为每一位有服务需求的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提供个性化、针对性的“一对一”就业服务。出台促进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增收政策,进一步加大农村残疾人就业创业扶持力度。利用社区公益性岗位的灵活性,安置智力残疾人从事保洁、保绿等力所能及的工作。青岛全市现有残疾人41.66万名,持证残疾人20.95万名,其中就业年龄段残疾人93454名,实现就业52999名,占就业年龄段持证残疾人总数的56.7%,持证就业年龄段残疾人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实现就业率达到92%。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全市广大残疾人更加自信、自立、自强,从菁菁校园到各行各业,越来越多残疾人带着坚强意志和无限潜能,迈步奔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青岛市平度康泰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西海岸新区澄月圆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获评“山东省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13名残疾人获评“山东省残疾人自主创业标兵”,形成示范带头效应,帮助更多残疾人自强自立,实现共同富裕。

同心筑梦写精彩,携手奋进建新功。近年来,青岛市获评“全国残疾人体育先进单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集体”“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中国残联先进集体”“第16届残奥会、第13届冬残奥会、第11届全国残运会有功集体”。2019年,“笑姐团队”宋桂花被国务院残工委表彰为“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即墨祥泰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被评为“全国助残先进集体”。2021年,国务院残工委授予莱西市政府残工委“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单位”,授予吴爱华“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2021年,莱西市残联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基层残联“三化”机制,在全国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省委省政府授予崔永兰“山东省自强模范”,授予城阳区圣之爱康复中心、胶州市人民医院“山东省助残先进集体”,授予姜晓燕“山东省助残先进个人”。

让世界看到我们很棒。为残疾人谋幸福没有止境,只有接续前进。我们有理由相信:站在新的起点上,青岛残疾人康复、就业、生活、体育等工作将不断取得新突破,城市沃土之上温暖的种子将生根发芽,长出似锦繁花!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