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赋能惠民生促善治——山东省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见成效-凯发k8官方旗舰厅

2021-11-09 08:00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阅读 (226177)

原标题:大数据赋能惠民生促善治

2021年,我省以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契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实施“双全双百”工程,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开展大数据创新应用突破行动,让大数据赋能推动政务服务从政府部门供给导向向企业和群众需求导向转变,用数字化凯发k8官网下载客户端中心的解决方案解决公共服务的堵点痛点。

一、大数据赋能政务服务,打造“互联网 政务服务”新模式

建立政务服务“双全双百”工程推进机制。对实施“双全双百”工程的工作目标、重点任务提出了明确要求,由省政府办公厅负责统筹协调、各市各部门协同推进,并明确了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事项清单及责任分工。要求对标全国最佳实践,以场景应用驱动服务创新,着力构建政务服务新模式。

升级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一是将政务服务事项的要素均等化、质量目标化、方法规范化,为全省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提供支撑。推动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事项在名称、表单、时限上同标准办理,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场景整合优化,实现“一链办理”,压缩申请材料和办理时限推进即时办理。二是搭建省级及16市电子证照系统并推动应用。电子身份证已接入省市两级128个业务应用系统,电子营业执照已接入省市两级110余个部门业务应用系统。全面推进“电子两证”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检查及社会便利化场景的跨层级、跨区域、跨部门共享应用。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打通信息壁垒,推动各系统数据跨级跨部门共享应用,实现政务资源最优利用、更多申报材料“免提交”。例如,推动实现公安、民政、财政、司法等部门35类数据向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的共享服务,支持不动产登记业务“一次办好”。同时共享房地产权登记数据、建设用地使用权数据,支撑非税监管分析、金融风险防控、低保核实等业务,减少群众办理业务时需提交的资料。通过共享户籍、就医、出行、殡葬等数据,实现社保待遇无感“静默认证”、高龄津贴“精准发放”。

加快高频民生事项掌上办理。整合各市自建综合政务服务app,形成了“1 16 n”的全省一盘棋布局,构建覆盖全省、上下联通的“24小时不打烊”掌上政府。“爱山东”app已接入服务事项超过1.8万项,注册用户数突破5000万,获评首届中国政务服务掌办综合指数“a”级,位居全国前列。

二、大数据赋能使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精准、政府治理更加高效

(一)大数据赋能使公共服务更加健全精准

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全覆盖,群众就医更加便捷。我省在全国率先开通医保卡省内“一卡通行”。“一卡通行”打通了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的刷卡支付区域范围限制,实现了省内互通;打通了使用人员范围限制,实现了家庭成员共济;打通了支付使用载体限制,实现了卡码并行。目前,全省16市4.68万家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全部开通“一卡通行”功能并稳健运行,2391万参保职工的医保个人账户资金至少可惠及全省6401万城镇人口。群众通过手机可以快速办理医院预约挂号、异地就医备案、社保卡信息查询、就诊费用清单及缴费查询等40项就医事项。互联网医院、互联网医保线上支付、患者就诊记录开放助力在线复诊和医保医师续方、互联网医院医保基金自动结算,“互联网 医保 医疗 医药”管理模式给群众看病就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

化解房产办证难题取得实效,“交房即办证”“一网通办”。我省坚持有解思维,出台政策性文件化解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办证难”。开发“土地房屋历史遗留问题监管受理系统”,接受群众网上反映问题线索。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和不动产登记流程改革协同推进,同一阶段的相关审批、设计、验收并行办理,不同阶段的测绘成果实行互认;购房人可以在交房现场同时办理不动产登记、申报缴税、申请水电气热入户,领取不动产权证书,杜绝了新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申请人可在线办理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登记申请、网上缴纳税费、领取不动产电子证书,选择任何时间打印纸质证书。目前全省已有550余个房地产项目实现“交房即办证”,惠及群众17.13万户,走在全国前列。

入学办理实现“零证明零跑腿”,招生更阳光更透明。我省精简入学证明材料,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明和盖章环节、实际办理程序复杂烦琐且有关单位无法证明的、可通过与其他部门信息共享获取相关信息的,原则上一律取消。重塑入学流程,以县为主建设义务教育入学网上报名招生系统,将原来的“家长现场排队登记—现场提交纸质材料—工作人员录入信息”重塑为“线上信息录入—大数据共享校验”。网办平台自动调取相关数据材料,实现入学报名“零证明提交”,家长无需到现场进行审核。招生工作全流程网上运行,保障了招生过程更阳光、结果更透明,解决了群众对违规招生不满意的堵点和痛点。目前,全省260万家庭因此受益。

生命周期关键环节服务模式优化重塑,生育、婚姻、社保、老年证等办理更便捷。自今年3月份起,我省新生儿父母可通过线上申领“出生医学证明”,系统在2个工作日内即可完成审核,纸质出生医学证明可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实现“零跑腿”。自6月份起,我省结婚登记双方中有一方为山东省常住户口的,或者非山东省常住户口但一方经常居住地在山东省的,都可以到常住地县级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结(离)婚登记。全省145个婚姻登记机关可以办理跨省结婚登记业务,外地人员不用再回户籍所在地,即时就能办理婚姻登记。退休人员依托人社app、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端平台,就能进行领取养老金的“刷脸”认证服务,实现养老金领取的“免审即享”。截至2021年9月底,社保待遇无感“静默认证”以及高龄津贴“精准发放”人群占全部待遇领取群众总量的90%。为方便老年人出行,我省开发了全国首个省级老年人电子证照,在“爱山东”app上就可申领证件。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只要亮出证照,就可以免费乘坐城市公共交通工具。

(二)大数据赋能使政府治理更加高效

大数据赋能使政务服务从“粗放”向“精准”转变。通过公安、民政、医保、卫生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大数据自动开展交叉比对,自动搜索特定对象,自动兑现各项政策,实现“免审即享”“政策找人”。全省各级政府利用大数据实现了主动挖掘潜在救助对象、促进残疾人“两项补贴”精准发放、提升医疗救助精准度,更好地满足了困难群众的需求。

大数据赋能使政府治理从“反应式行政”向“预测式行政”转型。大数据治理从方法层面重视预测和预防机制,助力政府治理化被动为主动、由事后应对补救为事前预测防范。例如,省财政厅利用财政大数据平台,按区域、行业、企业、科目等进行多维度财政分析,及时了解财源结构及增减变化,开展瞪羚企业、房地产企业、“十强”企业等专题分析,洞悉经济发展态势、及时采取对策。省生态环境厅和省气象局依托共享交换平台的气象和生态环境数据,提前预报未来重污染天气过程发生的时间和程度,为科学应对重污染天气提供了更加精细化的技术支撑。

大数据赋能使政府治理从“单次闭环之治”向“累进循环之治”转型。依托大数据,政府部门将上一次监管执法结果作为后续管理的数据支撑,不断优化管理。例如,我省建成的全国首个省级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平台,实现了农民工工资支付全过程、一体化、智慧化监管,在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重大违法案件通过监管平台公开曝光外,还对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和个人纳入征信系统并实施惩戒,就具有累进循环之治的特点,治理水平上了更高层次。

大数据赋能推动从“政府一元管理”向“社会多元共治”转变。政府主动将对政务服务、审批流程改革需求信息引入政务服务互动平台系统,通过这类平台,企业和居民的感受、意愿和需求得以全面展现。政府可以通过平台广泛感知和汇聚各类信息,通过“好差评”全流程闭环机制的完善、实名“差评”问题整改、“接诉即办”快速反应机制,实现政府服务与群众参与的互动,企业和个人也可以通过平台贡献治理创意、开展监督评价,治理从一元管理向多元共治转变。

三、进一步完善大数据赋能惠民生的几点启示

正视数字空间的隐性障碍问题,着力弥合数字鸿沟。大数据赋能政务服务,除了要“心中有数”,还要“数中有心”,着力提高数字政府的温度。要认识到当前社会的复杂性,正视数字空间的隐性障碍问题,兼顾老年群体的需求,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消除数字鸿沟。要加速扩大智能化适老终端和服务供给,保留线下政务服务渠道以方便老年人办理业务,把年轻人协助身边老年人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作为重要的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内容。

既要“键对键”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又要“面对面”了解民情民意。网络时代赋予了干部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使命,领导干部要充分挖掘好网络这座宝库并善加利用,常上网看看民意、及时发声、积极回应,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同时,要避免用“键对键”替代“面对面”,必须在心贴心的沟通上下功夫,真正扑下身子走进城乡社区,面对面了解民情民意,把网上与网下、虚拟与现实结合好。

在融合应用中培育动能,全力保障信息安全。要加快推动以云兴企、以数引企、以企兴产、以产聚人,在融合应用中育动能,不断催生数字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要始终把信息安全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头等大事,从安全制度、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下大力气,保障大数据赋能惠民生行稳致远。

(省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践活动组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院)

网站地图